当休学成为选择时,如何把家变成孩子的“安全岛”?
Description
我们的内耗常来源于对“自我评价”困扰,一方面是对外界标准的不服从和不舒适,清晰地感知到它们对自我的压制;一方面是我为什么无法合群,无法妥协,会不会是我不够好的的自我怀疑。
而当来自外界的阻力和内在的阻力都很大的时候,人往往在两重压力的夹击下陷入崩溃,滑落到无力的深渊,人也无法再以充盈的自我和外在产生有主体性的交互。于是我们会看见一个生命暂时的封闭,产生厌学,不想上班,不想社交等等情况。
生命就像树苗有自己成长的规律,看见它枯萎的原因我们也可以重新想象如何让一个生命再次盛开。
从曾经的休学生到支持休学生的创业者,再到离开所在的教育社区,以新个体身份重新探索自我定义自我,一夫常在所谓的轨道之外探查生活的意义。
在离开所谓轨道的这几年,一夫休息,寻找合适的咨询师支持自己,加入不同的团队共同协作有趣的项目,也浸润在信任的社群中充分吸收信息和滋养自己,这样他就可以在恰好的时候抓住灵光一现的时刻,给自己接下来行动以新的启发和方向。
所以生命的绽放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,我们的身边其实处处是对生命自然生长的挑战,我们需要的是对暂停的理解,对生命更丰富的想象力,以及在持续的回应中等待生命的惊喜。
我们将沿着一夫这些年的个人探索和生命历程,去重新理解休学对生命的意义,重新思考“理性”的价值,情绪的意义,并重新去想象未来,如何用暂停来蓄能,积攒更大的成长空间。
欢迎正在经历暂停时间的你,或者想要支持休学青少年的父母们来一起聊聊,如何走出我们的路。
【对谈者】
莫一夫 创新教育学习社区联合创始人、前执行长
胡姝颖 一出学社全人导师
【收听线】
01:29 当时整个环境对我不友好,我自己对自己也不友好。
03:07 现在回看,休学这个选择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。
04:47 当我们诉诸外界标准时,就会觉得"做不到是我能力不行",但这其实这是个经验问题。
14:33 这个体系只筛选而非培养每个人,最终结构中最弱小的学生承载了整个体系带给所有人的压力。
19:55 当孩子休学回归家庭时,整个家庭通常会经历哪些阶段?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该如何感知和回应?
28:13 孩子休学后没拿到初中毕业证,担心自己“没给孩子兜住底”
36:18 "如果家长更关注自己,暂时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移开,会不会让孩子感到被忽略或放弃?"
40:04 在育儿困境中的男性究竟在想什么?他们可以做些什么?
46:26 去创新学校还是公立学校?
47:38 启发一:与其一定要想十年后怎么办、哪个选择更好,不如先踩上眼前能看到的石头。
50:56 启发二:大部分历史上的新发明都是旧发明的非预期结果
55:04 启发三:新奇性搜索
1:00:49 把家庭变成一个安全岛
㊟ 对话中提到的书籍: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》
【联系我们】
欢迎订阅公众号「一出学社」与我们取得联系,获取更多信息。
学社近期活动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SlrlJAkp9yXwGicnM3UDw
如果想成为一出的学习者、共创者,欢迎添加小出的微信:OneEduAssistant
我们在一出等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