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over徐仲說食話EP112 : 用「馬賽克」視角看托斯卡納飲食風土
EP112 : 用「馬賽克」視角看托斯卡納飲食風土

EP112 : 用「馬賽克」視角看托斯卡納飲食風土

Update: 2025-09-24
Share

Description


主持人:飲食文化探索者 徐仲 / 萬年嘉賓 名廚 王嘉平

與談人:懂得優雅生活的楊馥如女士



托斯卡納(Toscana)是義大利中部的一個大區,佛羅倫斯(Firenze)則是這個大區的首府與核心



托斯卡納:一個大區,範圍包括佛羅倫斯、比薩、西恩納(Siena)、盧卡(Lucca)、阿雷佐(Arezzo)、利窩那(Livorno)等城市。



托斯卡納不是單一味道的拼盤,而是一塊塊拼接的「馬賽克」。「馬賽克」視角(城鎮=獨立小宇宙):像拼圖一樣。

每一個城市,都是一個小小的小宇宙。托斯卡納為多個完整小單元拼合,而非同質化的大區。



從佛羅倫斯到西恩納,每座城市都有獨立的料理版本與自豪感。用「地名+工法」理解食物,比單一名稱更能體會地方的驕傲與差異。



為什麼同樣是牛肚包,不同城市卻有不同版本?

Siena 與 Firenze 的乳酪與紅酒爭奪戰。「地名+工法」如何避免旅人在點餐時誤踩文化地雷。

重新理解義大利飲食的在地性,學會用地名來分辨菜餚。



從 Pecorino 到 Pesto——義大利飲食的正名義大利飲食的靈魂在於「正名」,而不是簡化成顏色或俗稱

Pecorino 為何在托斯卡納必須「挑對地名」Pecorino Romano 、 Pecorino Sardo、Pecorino Toscano、Pecorino Senese。



中文「青醬」稱呼的誤區,如何教育與溝通?

理解義大利飲食命名背後的歷史與文化,避免將「pesto=綠色青醬」的簡化思維

Pesto 的真正語源與多樣版本(Genovese vs Trapanese)。



佛羅倫斯的一日三餐 :從牛排到番茄麵包粥

用一天的餐桌帶領聽眾體驗佛羅倫斯的生活節奏。

為何佛羅倫斯的早餐通常只是咖啡?

中餐的牛排與牛肚:街邊小吃到細膩工法的差異。

Panzanella 與 Papa al Pomodoro:無鹽麵包、節儉文化與「習得的味道」。

一日三餐如何呈現佛羅倫斯的文化厚度 如何更勇敢地接受「acquired taste」?



--

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
Comments 
In Channel
loading
00:00
00:00
x

0.5x

0.8x

1.0x

1.25x

1.5x

2.0x

3.0x

Sleep Timer

Off

End of Episode

5 Minutes

10 Minutes

15 Minutes

30 Minutes

45 Minutes

60 Minutes

120 Minutes

EP112 : 用「馬賽克」視角看托斯卡納飲食風土

EP112 : 用「馬賽克」視角看托斯卡納飲食風土

徐仲